106.09.11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普羅旺斯燉雞120大卡
蛋酥絲瓜55大卡
韓式拌菜
45大卡
炒小白菜30大卡
大白菜姑姑湯20大卡
巧克力蛋糕60大卡

106.09.08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樹子蒸魚120大卡
蕃茄蛋豆腐55大卡
綜合滷味45大卡
炒小白菜30大卡
愛玉甜湯20大卡
原味餅乾60大卡


106.09.08  加工食品有其目的 非你想像的可怕

˙文章出處: 食力Foodnext

˙時 間 : 106.03.19

˙作 者 : 蘇南維(食科專家)

˙圖片來源: 食力Foodnext



聽到「加工食品」一詞,多數的人們可能有負面的印象,因此盡可能選擇不接觸加工食品,只接觸他們認為的「天然食品」,然而對於「加工」這樣的一詞,我們是否抱持正確的看法?根據歐盟食品訊息委員會於2010年7月1日發表之文章,食品加工被稱為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一件事。而食品加工最基本的定義是:將生食經由各種處理方式,使其更適合食用、烹調及儲存。

食品加工在現今人類生活中其實是不可或缺的技術,有些人會有「不加工的食品比加工過的食品更好」這樣的想法,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有些食物不經過加工反而更加危險。幾世紀以前,人們已知道透過加工來保存食物,而數百年以來,我們的祖先已知許多食品加工之方法,如:利用鹽巴保存肉品、香料來增添風味、糖漬保存水果及用醋來醃漬蔬菜。而現今若要達到消費者追求的營養、安全、方便和多樣性的食物,就必須依賴食品加工,例如:利用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除了確保食品安全性,在品質、鮮度、外觀、口味和質地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抗氧化劑防止油脂酸敗,使得花生油不會產生油水分層的現象、延長麵包保存期限等。

而加工食品究竟有哪些優點呢?依照對於食用、保存以及安全性等影響,主要可分為5大重點:

1.適口性與風味的改善

事實上所有的食物在食用前都會經過一定程度的加工處理,如同吃香蕉或煮馬鈴薯之前的去皮其實就是簡單的加工。而像小麥製品或米製品就需要比較精細而繁雜的加工:收成後先進行去殼、莖、灰塵和碎片等清潔流程,再去除胚芽或研磨,才能進一步煮成米飯或製成麵包和麵條製品。

食品的質地口感與加工技術密不可分,例如:焗豆,製成罐頭時的加熱讓豆子口感綿密。餐桌上的早餐穀物或脆片等擠壓膨發食品,沒有大規模的加工設備更是無法做到。

2.增加保存性及改善營養價值

加工除了有助於保存,還能夠改善營養價值,如冷凍加工使食品中的營養不易流失、烹煮後有時可以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根據許多研究報告顯示:茄紅素和類黃酮(如兒茶素和表兒茶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加工處理含茄紅素的食品,營養價值還會提高,像是把番茄煮過或製成番茄醬,都讓我們的身體可以更容易吸收茄紅素。另一方面加工技術的好壞也會影響維持營養成分的多寡,製程較好的巧克力或可可保留的類黃酮比例較高,反之,製程較差的巧克力,類黃酮流失的幅度就會提高。又或是為了提高食物營養的吸收率,例如將牛奶進行均質化,讓乳脂肪、酪蛋白及乳清蛋白的粒徑變小,比未均質化的牛奶更好吸收。

而當人們收入較低時,所攝取的飲食種類會比較少,營養攝取也較不均衡。透過食品加工所製成的食品如:麵粉、麵包和早餐榖物,透過添加營養於其中,對於以麵包等為主食的歐洲人來說,能降低營養攝取不足的人數與問題。除此之外,冷凍加工則使養分容易被保存,而食用者也能獲得較高的營養。

3.提升安全性

許多加工技術可減少致病菌數量以確保食品安全,透過藉由減少水分或是改變食品酸鹼值等方式,使致病菌生理活性受到影響,無法生長或造成其孢子被破壞,常見方法有乾燥、煙燻以及酸洗法。其他加工技術如製作成罐頭、巴氏德殺菌和超高溫(UHT)殺菌,則是藉由熱處理來減少細菌。

食品加工的另一優點則是破壞抗營養分子,舉例來說:烹調可以破壞豆類、馬鈴薯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胰蛋白酶抑制劑為一種球蛋白,可以使人體中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失去分解蛋白質的功能,因此若此種抗營養分子存在於食物中,不僅降低營養價值,在高劑量之下,對人體甚至是有害。另外,若吃下豆類中的凝集素(使紅血球凝結成塊),而使人體沒有辦法分解結塊的紅血球的話,會導致嚴重的腸胃炎和嘔吐,故利用水煮時間的延長,破壞豆類中對人體有害的凝集素。

4.提升儲藏性、便利性及提供更多選擇

食品加工可以延長保存期限,蔬果使用的調氣包裝就是其中一例,這意味著在現代快速步調和生活壓力之下,我們不用頻繁地購買新鮮食材也能享有當地採收的新鮮度,提升消費者的便利性。再者,在現今全球化的社會,人們接觸到食品口味與樣式也越來越多,不同文化的烹煮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業者以多樣化的食品加工讓我們在家就能品嚐到如餐廳般的精緻料理或其他國家的特色食品。

5.降低健康擔憂

透過食品加工技術,可藉由飲食控制心臟病、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例如消費者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的食品,低脂牛奶是利用離心技術使脂肪懸浮表面後,再移除脂肪;另一種降低脂肪的方法是添加水或其他物質取代油脂比例,低脂人造奶油便是其中一例,雖然加水後比較容易腐敗,但可藉由加入穩定劑或防腐劑提升保存性,而食用此食品便同樣能達到減低脂肪攝取的效果。除了低脂產品,食品加工產品也包含低鹽、低糖和高纖維等食品,讓消費者有更多有益身體之選擇。

食品加工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天為自己和家人準備餐點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食品加工。有些食物若不經過適當加工處理,在食品安全上可能是更有危害的。大規模食品製程中,利用科學技術來延緩食品腐敗,使其品質更容易控制及保存,也讓食物原料轉變為美味又具吸引力的食品,提升消費者的飲食多樣性。因此,若沒有食品加工,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將受到季節的限制,甚至無法供應現今的人口。也因此,我們更需要瞭解究竟什麼是食品加工,並用更正確的觀念來看待它。

106.09.07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洋蔥肉柳120大卡
螞蟻上樹55大卡
日式花枝丸45大卡
炒青江菜30大卡
酸辣湯40大卡
火龍果60大卡

106.09.06午餐

咖哩肉絲蛋炒飯280大卡
檸檬雞腿120大卡
海帶三絲55大卡
雙色花椰45大卡
瓜仔肉羹湯40大卡
巧克力餐包60大卡

106.09.05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蔥油雞120大卡
福菜筍干燒肉55大卡
四季小魚45大卡
炒空心菜30大卡
海芽蛋花湯40大卡
鳳梨60大

106.09.04午餐

白米飯280大卡
壽喜燒肉片120大卡
客家小炒55大卡
海鮮燴絲瓜45大卡
炒油菜30大卡
冬瓜排骨湯40大卡
抹茶蛋糕6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