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大家健康雜誌
˙時間:2014.11
˙作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
近期政府大力推廣高鈣飲食,主要原因是根據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歲以下幼兒的鈣攝取不足率約6成,其他年齡層更達9成以上,尤其是13-18歲國中及高中生的鈣攝取近100%未達建議量,顯示國人鈣質攝取普遍不足。孩童在成長階段,鈣質的攝取更不可輕忽,以免增加骨質疏鬆與軟骨症風險,成為生長發育隱憂;30歲之後,身體中鈣質的流失速度將大於累積速度,再努力補充鈣質也事倍功半,因此存足骨本必須從小開始!但要注意選對才有效,不然只是補錯白費工,甚至造成身體負擔。
錯誤1:調味乳只有一半是生乳
臺灣的調味乳定義與國外不同,乳含量只須50%以上,等於喝了一瓶調味乳,只喝到一半的生乳成分,其他喝下的都是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添加物;因此調味乳比較像是添加了生乳的糖飲,不建議當作一般乳品補充,而且大量的糖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並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與骨折的發生機率。
錯誤2:奶茶中的奶精是油脂類
董氏基金會2013年調查全臺50所國小12,851位學童,仍有12.7%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純奶類,連部分家長也常誤會,早餐讓孩子喝奶茶;其實,奶茶中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奶茶還含有糖和咖啡因,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
錯誤3:霜淇淋熱量高添加物多
近來掀起一股霜淇淋風潮,許多消費者以為霜淇淋含牛奶,比吃其他冰品營養;其實,即使是「牛奶口味」霜淇淋的含乳量也有限,香濃的味道多是用油脂、大量糖分堆積而成,其他成分還包括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各種香料、色素等,高油高糖更易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還不如說是用霜淇淋「補胖」。
錯誤4:乳酸飲料其實糖多多
許多長輩覺得讓孩子飯後喝乳酸飲料可助消化,但稀釋發酵乳含乳量不高、乳酸菌數也不夠多,且為了中和酸味,加了許多糖,例如一瓶100毫升的稀釋發酵乳,添加糖含量約2.5顆方糖,熱量相當於45大卡。學童常喝甜飲,容易養成嗜甜口感,進而導致依賴甜食的習慣,對將來發育及健康皆是負面影響。
從小均衡多樣攝取培養績優「骨」
許多天然食物都是補鈣的良好來源,記得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可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以下是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
●純奶類:人體吸收利用率佳,一杯240cc的鮮乳、保久乳約含有270毫克的鈣,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
●乳製品:原味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士等。
●深綠色蔬菜:芥藍、莧菜、紅莧菜等。
●豆魚肉蛋類:小魚乾、小方豆干、板豆腐等。
●堅果類:黑芝麻等。
另外,攝取過多的鈉和糖都會大量消耗身體裡的鈣,影響骨骼發育,讓孩子長不高、成人骨鬆;所以,要注意飲食別吃太鹹,也別讓孩子常喝含糖飲料,以免喝下高糖高熱量,鈣質卻攝取不足,導致體位橫向發展卻長不高,更會影響骨骼健康、生長發育及學習力,並增加蛀牙、骨折與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