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樣吃

《過年食品健康吃》年糕煎炸改蒸煮烤 少攝熱量
作者: 【記者萬博超、陳敬哲/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18 上午12:00

        過年免不了大魚大肉,尤其好兆頭的年糕、發糕、與蘿蔔糕,更是每家必備,不過享受美食的當下,一定要小心熱量與身體狀況,醫師提醒,許多年節食品熱量都很高,要控制好攝取量,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時量血糖,避免危險發生,最好多選擇高纖低脂食材,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北市聯合醫院營養師金美琳表示,年糕及蘿蔔糕,傳統上常用油煎、油炸方式,若改成蒸、煮、烤,就能減少過多來自油脂的熱量。
       
過年,難免需要應景吃點鬆糕、發糕、年糕,八寶芋泥等甜點,金美琳營養師表示,年糕及蘿蔔糕本來就是以澱粉為主的食材,有一定的熱量;且市售年糕等甜點製做時多加入不少糖,本身熱量不低,故營養師建議糖尿病患及需要體重控制的民眾要酌量食用,建議採用分食方式或適量的新鮮蔬果代替這類甜點,不但可以增加纖維質及維生素攝取,還可以減少腸胃道不適的情形產生。
       
鹹的蘿蔔糕也是米製品,屬主食類,若烹煮時儘量避免油煎,採用蒸、煮等方式料理,同時加入適量肉類及一些新鮮蔬菜,更均衡健康。一般的飯、麵或冬粉等主食也都是澱粉類食物,芋頭、南瓜、山藥、地瓜等同樣含有澱粉,若過量食用,澱粉容易攝取太多。如果很想吃芋頭、地瓜等食物,建議飯、麵或冬粉份量稍控制,同時避免再食用過多的油煎糕點。
       
需要忌口的民眾宜避免喝含油及勾芡的湯汁、少吃油炸食物,淺嚐含糖果汁或酒,補充更多蔬菜及適量的餐後水果,如此才能享受美食又不造成過多負擔。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江柏欣表示,年糕、發糕、與蘿蔔糕,主要原料都是米,不論鹹、甜都含有大量碳水化物,但調味的過程中,會放大量的糖或佐料,熱量會比同重量的飯還要高出許多,所以不要把糕類當主食,只能夠當作點心,吃個一至二塊即可,還要減少飯量,才能確保熱量不會超標。
       
江柏欣提醒,過年食材不但熱量高,還很容易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很可能引發危險,所以要定時測量血糖,一旦超出標準就要小心控制,最好多準備高纖蔬果,或將五穀飯取代白米飯,減少年節食材攝取量,讓血糖不會快速升高,也能控制好體重,一舉而數得,年節假期後不會因為「吃」而後悔。
       
新光醫院營養師張愛漂表示,四片七十公克(6x8x1.5公分)的鹹年糕、蘿蔔糕或芋頭糕,與四片三十五公克(3x4x1.5公分)的甜年糕,都同等一碗飯的醣量,因此吃年糕、發糕、蘿蔔糕等年節食品同時,絕對要把飯量扣除。
       
此外,年糕很多人都喜歡油炸,但這樣會大量增加攝取熱量,「三糕」最好的烹調方式就是蒸,盡量不要炸、煎,才能吃的更健康。年糕、發糕、蘿蔔糕都是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建議於冰箱中妥善保存並於保存期限內盡早吃完

103.01.10 今日午餐

  • 白飯280大卡
  • 甜酸魚片145大卡
  • 三鮮燴菜心100大卡
  • 麻婆豆腐90大卡
  • 蝦米高麗菜25大卡
  • 南瓜濃湯60大卡
  • 自製抹茶餅乾110大卡

103.01.09 今日午餐

  • 白飯280大卡
  • 咖哩雞肉125大卡
  • 肉燥鴿蛋小豆干110大卡
  • 彩燴銀芽25大卡
  • 青菜25大卡
  • 黃瓜排骨湯25大卡
  • 水果60大卡

102.01.08 今日午餐


  • 白飯280大卡
  • 紅燒排骨120大卡
  • 塔香昆布絲25大卡
  • 雞汁蒸蛋70大卡
  • 青菜25大卡
  • 金菇什錦湯25大卡
  • 巧克力餐包130大卡

不會補過頭!烏骨雞湯平補氣益氣養陰

不會補過頭!烏骨雞湯平補益氣養陰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20121222 09:00

《吃對食物健康100分》康鑑文化
        冬令進補,擔心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溫補過頭,且又怕攝取過多熱量的民眾有福嚕!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科特別推薦冬令平補藥膳「暖心烏骨雞湯」,以烏骨雞搭配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女貞子、藿香等7味中藥製成,幫助民眾在冬補時能益氣養陰、健脾利水。
        林森院區中醫師周威宇表示,冬令進補最怕補錯,造成虛火上升狂冒痘或是攝取過多熱量增加了體重。這次因應進補時機,即冬至後的「一九」到「三九」期間。今年「一九」為22-30日,「三九」則是19-17日。推出7味藥材組成的寬心飲,再配合新鮮的蔬果,與烏骨雞一同燉煮。特別適合久病體虛、精神不濟、產後虛弱、神經衰弱的人。

        周威宇醫師提到,寬心飲藥材包括以益氣、生津、養血的黨蔘;補氣健脾、燥濕利水的白朮;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茯苓;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的甘草:補氣升陽、益胃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黃耆;補肝腎陰、強腰膝、烏鬚明目的藿香:化濕、解暑、止嘔的女貞子。主打益氣養陰、健脾利水。

        而據《本草備要》中記載,烏骨雞性味平甘,入肝,腎,肺經,可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清虛熱。主要能對肺部疾病症狀緩解,且適合潮熱不退,身體瘦弱的食用。

        烏骨雞主要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B群、E、磷、鐵、鉀、鈉、鋅、硒,及黑色素美拉寧等。       
        烏骨雞營養豐富、口感細嫩,含有完整性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含有鈣質可防止骨質疏鬆、佝僂病,且鐵質含量較其他雞肉高,可改善缺鐵性貧血症,常用來補充營養、提高生理機能。       
       其細胞中所含的黑色素「美拉寧」,有學者認為可以增進免疫力。烏骨雞脂肪含量及熱量都低於肉雞.且比肉雞含有更多的鐵、鋅等礦物質,非常適合增強體力又怕肥胖的女性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