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麥飯280大卡
- 和風味噌魚120大卡
- 三鮮黃瓜85大卡
- 螞蟻上樹100大卡
- 青菜25大卡
- 蕃茄金菇湯35大卡
- 巧克力餅乾120大卡
運動後速燃脂秘訣 補充蛋白質營養
台灣肥胖人口正逐年增加,根據資料顯示,2012年國內成年男性肥胖率已占1/2、女性1/3、兒童則有1/4過重或肥胖。因此,減重也成為一大挑戰,營養師表示,靠運動減重還不夠,必需在運動後30-60分鐘內正確營養補充,才能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進而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運動後30-60分鐘內正確營養補充,才能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運動後30-60分鐘內正確營養補充,才能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
肥胖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巨大,根據波仕特市調一項針對「國人減重及運動概念」調查發現,超過7成4的受訪者對自己目前的體重不滿意,超過6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過重,受訪者中有5成6曾經有過減重經驗,而採取減重的方法中雖然以「運動」的方式為首選,但維持每周運動習慣的比例卻僅有4成6而已。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 能燃燒脂肪
對抗肥胖與過重,除了持續宣導運動之外,運動之後的飲食控制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營養師趙函穎表示,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營養專刊指出,運動後補充 4:1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能快速有效的補充運動消耗的肝醣,這些熱量並不會被當成脂肪儲存,而是拿去修補損耗掉的能量與組織,維持強健的體能與體力。
運動後30-60分鐘內若能即時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4 : 1的營養補充品,對幫助恢復肌肉流失的養份,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進而達到燃燒脂肪,有不錯的效果。
運動後營養補充3重點,包括補充蛋白質以修復受傷的肌肉和組織。
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後 需營養補充
美國運動醫學會與美國膳食協會曾公開肯定「運動後營養補充」的重要性,尤其在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後,身體非常需要恢復精力與修補肌肉的來源。超過5成比例民眾以為運動後補充一些熱量低的蔬果,或是運動飲料就可以了,但是忍住飢餓感,除了讓耗損的肌肉無法補充流失的養份,還會導致運動熱衷度下降,無法維持運動良好習慣。
運動後營養補充3重點:
1.補充因流汗而損失的水份和電解質。
2.補充運動中消耗的肝醣。
3.補充蛋白質以修復受傷的肌肉和組織。
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透過攝取一定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食物,運動營養補充品也是選擇之一,目前已有運動後均衡營養輔助系列,主要成分包括水解乳清蛋白與胺基酸,提供的均衡蛋白並添加多元胺基酸與複合纖維素,讓運動及健身後的肌肉能量修復,維持健康均衡與緊實的肌肉線條。
【營養師小叮嚀】: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減少肥胖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肥胖發生,除了已經達到需要進行減重手術治療的人之外,對於目前仍保有健康體態的一般民眾,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運動後正確的健康飲食概念,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3蔬2果1餐詮穀 吃足纖維量
3蔬2果1餐全穀 吃足纖維量
膳食纖維有益健康,它能延緩身體對糖分的吸收,還可幫助腸道好菌生長,刺激腸道蠕動排便,但如何攝取才能對身體產生效用?營養師表示,膳食纖維含量不受大火烹煮影響,但果汁機或食物調理機則會切斷長纖維,導致營養素流失。
台灣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蘋果、麥片等水溶性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它能吸水、吸附膽汁,因膽汁的原料為膽固醇,當膽汁不足時,就會增加膽固醇利用排出。此外,膳食纖維能延緩身體對糖分的吸收,除了有助血糖控制外,它也不容易形成脂肪在體內儲存。
至於非水溶性纖維的簡單辨識方法就是粗纖維,台灣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營養師汪曉琪以水果為例,她說,通常有嚼勁、口感沙沙的、食物多渣者所含的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如西瓜、葡萄皮、蘋果皮等。
膳食纖維的好處很多,每天要吃多少才足夠?汪曉琪說,台灣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每日至少應攝取25至30公克。
她說,成人應把握天天五蔬果原則,也就是每天三份青菜、二份水果。一份青菜為100公克,一份水果為一個拳頭大小。另外,三餐中至少有一餐來自全穀類,即五穀雜糧如糙米、紫米、薏仁、小米等,若能達到每天三蔬二果及一餐是全穀目標,即可達到膳食纖維的建議攝取量。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3 2 1
訂閱:
文章 (Atom)